Monday, January 29, 2007

 

毓民星期天 2007/1/28

毓民星期天 2007/1/28

http://forum4hk.com/viewthread.php?tid=632&extra=page%3D1

政治搞久了,人也變得面目可憎!

  香港沒有正直謙遜,自視缺然,不搞權術的政治家。由於制度上的缺陷,加上「北京爺們」的干預,人性的畏強欺弱,香港多的是目光如豆、痼蔽自私的政客。搞政治的基本動機明明是為了個人或政黨權力之擴張或保持,卻遮遮掩掩,欲蓋彌彰。不但諱言權力,更是侈言道德。梁家傑批評曾蔭權動用公共(政府)資源搞選舉,後者煞有介事回應,說甚麼「着數是大負累」!曾蔭權也很認真的表示,該報入競選經費的一定會「報銷」!

  看到這兩位準特首候選人低水平的「口水戰」,不禁令人大搖其頭。

眾星拱衛假戲真做

  曾蔭權是現任行政長官,爭取連任,當然比對手「着數」,這是不言自明的。只要曾蔭權不太過分,人們也就視為理所當然的了。乘特首座駕前往競選總部是動用政府資源,那麼曾蔭權在辦公室思索選情,佔據了特首在上班時的思考空間,又算不算動用政府資源?

  弔詭的是,梁家傑及其同路人明明知道所謂有競爭特首選舉是騙人的,卻假戲真做,要求「平等待我」;那是不是說,小圈子選舉在技術上只要盡量做到公平,民主黨、公民黨便雖不滿意,也會被迫接受?

  民主黨、公民黨「眾星拱衛」梁家傑,要打一場漂亮的「有競爭特首選舉戰」,其可惡之處,除了為這個不義的選舉背書,更誤導市民八百人選特首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公平、公正、公開,而且爭取到非泛民主派的選委支持,選情可以很熾熱,雙方差距可以拉近……。寫到這裏,毓民不禁要開罵: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見風使舵面目可憎

  劉慧卿說得好:梁家傑參選不是要踢爆小圈子選舉嗎?怎麼當真的來玩?所以劉慧卿公開表示不會提名梁家傑。另外一位曾經表示會杯葛小圈子選舉,不提名梁家傑的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見風使舵,宣布提名梁家傑參選。李卓人解釋,提名梁家傑有助推動最低工資及雙普選。真的嗎?李卓人搞了十幾年工運,聲嘶力竭,推動最低工資無寸進,提名梁家傑就可以推動最低工資立法?至於有助推動雙普選,更是荒謬得可以,已經不用詞費。政治搞久了,人也變得面目可憎!反正都是為了權力,那就乾脆承認吧。

政治起源人類之惡

  美國近代有一位政治學者諾麥德(Max Nomad)說:「只有兩個原則統率一切的政治。第一是,用一切方法取得權力,甚至是那最卑鄙的;第二是,用一切方法保持權力,甚至是那最卑鄙的。」此間政客對於諾麥德的講法,必然是口頭否定,內心嘆服。但是,他們還是喜歡用一套漂亮而動聽的說詞,諱言權力慾,使它成為一個不登台的幕後腳色。政客口是心非、左搖右擺,他們心裏明白,就是不肯說破。

  權力慾植根於人性,在人們尚未發現人性有根本改造的可能時,必須承認它的存在(過去現在與將來)。侵佔的本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為了限制分別的個人侵佔本能,所以賦予某一人或少數人以特殊權力,由他們來維持一個使「分別的」許多個人勉強相安無事的和平秩序。這也許就是政治的起源。可以這樣說,政治起源是人類之惡,如果人類沒有這個惡(侵佔),就不需要有所謂政治。於是民主政治理論的先驅者,想盡千方百計要限制那些擁有權力的人為惡,把政府的建立交由人民投票決定,把政治權力分割使之互相牽制。「IN GOD WE TRUST」的美國,憲制設計是基於對人的不信任,「以野心對付野心」,所以立國以來長治久安。

改革社會遵循理性

  民主黨、公民黨爭取民主,不但徘徊瞻顧,還要在「凸顯小圈子選舉的荒謬」暴露自身的荒謬;兩黨是泛民主派的主流,如果靠他們來爭取雙普選,會有成功的機會嗎?

  十多年來,有關香港民主政治的進程的討論,都說有所謂「循序漸進」與「偏激急進」的訴求。在親建制陣營而言,按照《基本法》規定「循序漸進」已成金科玉律,泛民主派爭取○七、○八普選是「偏激急進」,不利和諧。今天,爭取○七、○八普選的民主黨、公民黨,懍於現實利害,參加○七年小圈子選舉,「偏激急進」這頂桂冠便落在對民主進程一以貫之的人頭上。某「文妓」甚至揶揄反對小圈子選舉的社民連:去香港會放炸彈吖,笨!

  天可憐見,以和平方式,甚至被迫在《基本法》框架下爭取民主的人被視為「偏激急進」,而反對小圈子選舉當仁不讓的人,則被視為「革命派」!

  人不能無理想,否則就缺乏進步的動力。社會主義何嘗不是一種人類的理想,但是一旦陷於狂熱,理想成為權者藉着暴力裹脅人民的借口,則必然為人民帶來禍害。人們反對的是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以先知的姿態,帶領一批盲目信徒橫衝直撞;人們並不反對那些對創造新事物和改變現實表現積極態度,又遵循理性原則的改革者。毓民及社民連同人並非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亦非偏激急進之徒,而是揭櫫「社會民主」的大旗,遵循理性,為捍衛社會公義而奮鬥!

後記

  楊萬里有兩首詩最可形容毓民過去三十多年爭取民主、自由的心境。第一首是《桂源舖》:萬山不方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頭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萬山叢中一道小溪奔向大海,那怕在它前面是高山層疊,那怕溪水是一點一滴,都會連到目的。胡適之先生曾說,此詩象徵自由與權威的鬥爭。自由終將獲得勝利。第二首是《岸沙》:水嫌岸窄要推開,細蕩沙痕似剪裁;蕩來蕩去元不覺,忽然一片岸沙摧。與《桂源舖》一樣,楊萬里認為水性是求自由的。從來沒有水流是安分地循着河道前進的,當它的力量強大的時候,四處奔流,當它力量弱小的時候,便慢慢地侵蝕河岸。終會有一天,堅固的河岸也無法經得起細水長流的侵蝕而崩塌。爭取自由原本就是宇宙的定律。

Sunday, July 23, 2006

 

六 年 前 說 藏 富 於 民 最 好   今 天 則 說 無 免 費 午 餐

六 年 前 說 藏 富 於 民 最 好   今 天 則 說 無 免 費 午 餐

六 年 前 說 藏 富 於 民 最 好   今 天 則 說 無 免 費 午 餐
唐 英 年 論 銷 售 稅 自 摑 嘴 巴

【 本 報 訊 】 財 政 司 司 長 唐 英 年 近 日 四 出 為 商 品 及 服 務 稅 ( 即 銷 售 稅 ) 游 說 公 眾 , 有 趣 的 是 , 唐 英 年 六 年 前 曾 以 行 政 會 議 成 員 身 份 , 對 當 時 的 財 政 司 司 長 曾 蔭 權 研 究 開 徵 銷 售 稅 , 表 示 強 烈 質 疑 。 他 昨 日 說 : 「 市 民 要 共 同 承 擔 社 會 責 任 , 世 上 並 無 免 費 午 餐 。 」 但 他 六 年 前 說 過 : 「 財 富 永 遠 藏 在 巿 民 身 上 是 最 好 的 。 」   記 者 : 蔡 元 貴



唐 英 年 昨 日 出 席 商 業 電 台 節 目 時 , 以 不 忿 氣 的 口 駁 斥 末 代 港 督 彭 定 康 , 指 對 方 未 有 經 歷 金 融 風 暴 , 暗 指 肥 彭 沒 資 格 批 評 港 府 開 徵 銷 售 稅 。 不 過 本 報 翻 查 資 料 , 發 現 唐 英 年 在 2000 年 初 , 即 97 、 98 年 金 融 風 暴 之 後 , 也 曾 在 報 章 撰 文 , 對 當 時 政 府 有 意 開 徵 銷 售 稅 , 表 達 極 大 的 保 留 。


仍 未 符 合 當 初 所 提 條 件
文 章 發 表 於 2000 年 2 月 2 日 《 明 報 》 的 論 壇 版 , 題 為 《 改 革 稅 制 刻 不 容 緩 》 , 唐 英 年 當 時 是 以 行 政 會 議 成 員 身 份 發 表 文 章 , 其 時 他 也 是 香 港 工 業 總 會 主 席 。 當 年 的 財 政 司 司 長 曾 蔭 權 在 發 表 財 政 預 算 案 時 放 風 表 示 要 研 究 開 徵 銷 售 稅 , 唐 英 年 因 而 撰 文 質 詢 。
唐 英 年 在 文 中 指 出 : 「 對 政 府 而 言 , 銷 售 稅 確 是 一 項 非 常 吸 引 的 稅 種 , 可 以 網 羅 最 多 巿 民 進 入 稅 網 , 擴 闊 稅 基 … … 銷 售 稅 令 人 垂 涎 的 程 度 , 已 毋 庸 置 疑 。 不 過 , 香 港 目 前 又 是 否 開 徵 銷 售 稅 的 適 當 時 機 , 我 十 分 懷 疑 。 」 然 後 他 臚 列 了 四 大 條 件 , 作 為 開 徵 銷 售 稅 的 必 要 考 慮 因 素 ( 見 表 ) 。
當 時 的 唐 英 年 認 為 , 《 基 本 法 》 規 定 特 區 的 財 政 預 算 以 量 入 為 出 為 原 則 , 力 求 收 支 平 衡 。 然 而 量 出 而 入 也 非 常 重 要 : 「 政 府 沒 有 徵 收 過 多 稅 收 的 需 要 , 財 富 永 遠 藏 在 巿 民 身 上 是 最 好 的 。 政 府 要 開 徵 銷 售 稅 , 請 先 證 明 給 我 們 看 , 確 有 此 需 要 吧 。 」
《 蘋 果 日 報 》 在 當 年 都 有 就 銷 售 稅 議 題 訪 問 唐 英 年 , 在 2000 年 1 月 31 日 在 本 報 刊 登 , 當 時 他 的 看 法 是 : 「 點 樣 收 唔 知 , 收 幾 多 又 唔 知 , 一 切 都 係 猜 測 … … 我 係 咪 真 係 有 結 構 性 赤 字 ? 係 咪 已 經 盡 辦 法 去 追 收 一 些 應 收 未 收 的 稅 款 ? 會 唔 會 打 擊 正 復 蘇 的 經 濟 ? 」
如 今 唐 英 年 建 議 引 進 銷 售 稅 , 那 麼 他 當 年 提 出 的 四 大 徵 稅 條 件 , 現 在 是 否 已 經 滿 足 了 ? 嶺 南 大 學 公 共 政 策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何 濼 生 說 , 香 港 目 前 肯 定 沒 有 結 構 性 財 赤 , 去 年 財 政 盈 餘 逾 百 億 元 , 今 年 的 走 勢 也 相 當 樂 觀 。 香 港 經 濟 似 乎 已 復 蘇 不 少 , 但 也 不 見 得 很 令 人 滿 意 , 5% 失 業 率 仍 屬 偏 高 。



「 可 能 佢 覺 今 是 而 昨 非 」




唐 英 年 當 初 要 求 港 府 先 做 好 杜 絕 逃 稅 的 工 作 , 再 談 新 稅 。 德 勤 會 計 師 行 合 夥 人 關 劍 峰 指 出 , 稅 務 局 設 有 科 追 收 逃 稅 , 資 料 顯 示 , 逃 稅 情 況 多 年 來 未 有 顯 著 變 化 , 追 回 的 款 額 年 年 差 不 多 : 「 當 年 唐 英 年 講 得 , 但 係 問 題 家 仲 未 完 全 解 決 。 」
至 於 唐 英 年 在 2000 年 要 求 政 府 開 誠 布 公 諮 詢 公 眾 , 民 主 黨 經 濟 政 策 副 發 言 人 范 國 威 說 , 刻 下 的 唐 英 年 也 未 能 做 到 , 例 如 200 億 元 銷 售 稅 額 外 收 入 如 何 分 配 ? 薪 俸 稅 寬 減 比 例 如 何 落 實 ? 范 國 威 批 評 說 : 「 可 能 佢 覺 今 是 而 昨 非 , 決 定 背 棄 自 己 出 身 商 人 階 級 , 不 過 我 勸 佢 做 人 唔 好 忘 本 , 一 時 一 樣 , 搞 到 自 己 都 唔 知 邊 個 係 真 我 。 」

Friday, July 21, 2006

 

死囉.... 以後只準唱宋祖英果類擦共產屁眼的歌....

只 准 播 健 康 歌   內 地 統 一 KTV 曲 庫

「 洶 湧 的 愛 , 撲  我 盡 力 亂 吻 亂 纏 … … 她 加 上 嘴 巴 , 給 我 做 磨 練 。 」 張 學 友 主 唱 的 《 餓 狼 傳 說 》 以 及 德 華 的 《 獨 自 去 偷 歡 》 可 能 從 此 絕  內 地 K 場 。 為 防 止 不 健 康 歌 曲 進 入 KTV , 內 地 將 於 近 日 落 實 「 全 國 卡 拉 OK 內 容 管 理 服 務 系 統 」 , 並 率 先 以 武 漢 、 鄭 州 和 青 島 三 個 城 市 作 試 點 , 建 立 統 一 的 曲 庫 系 統 , 收 錄 入 曲 庫 的 歌 曲 須 先 經 審 查 。



北 京 《 新 京 報 》 引 述 國 家 文 化 部 文 化 市 場 發 展 中 心 主 任 梁 鋼 稱 , 以 後 所 有 進 入 曲 庫 的 歌 曲 , 都 會 依 照 有 關 標 準 甄 選 , 歌 曲 內 容 要 符 合 國 家 法 規 和 相 關 政 策 , 版 權 要 清 晰 , 內 容 錄 入 的 方 式 亦 要 符 合 要 求 。 據 悉 , 加 入 該 系 統 的 KTV , 為 顧 客 播 送 的 歌 曲 , 也 只 能 通 過 曲 庫 點 播 ; 系 統 亦 可 記 錄 歌 曲 點 播 的 次 數 , 作 為 歌 曲 著 作 權 人 的 酬 金 和 版 權 稅 依 據 。
據 介 紹 , KTV 採 用 系 統 是 免 費 的 。 梁 鋼 認 為 利 用 此 技 術 手 段 去 維 護 正 版 , 不 會 引 發 加 價 問 題 而 影 響 消 費 者 。 但 他 卻 指 出 : 「 現 有 的 K 場 中 , 沒 有 一 個 完 全 合 法 , 要 獲 得 歌 曲 所 有 版 權 是 不 可 能 的 。 」 反 映 K 場 盜 版 問 題 嚴 重 。


網 民 : 由 誰 決 定 健 康 不 健 康




有 業 者 認 為 , 採 用 曲 庫 系 統 既 是 自 願 性 質 , 最 終 有 多 少 業 界 加 入 系 統 亦 成 疑 。 內 地 一 家 知 名 KTV 的 經 理 房 小 姐 對 記 者 稱 , 新 措 施 有 助 打 擊 盜 版 , 但 亦 會 減 少 顧 客 點 歌 的 選 擇 。
有 網 民 高 呼 : 「 究 竟 由 誰 來 決 定 一 首 歌 健 康 和 不 健 康 的 標 準 」 , 質 疑 到 頭 來 會 否 被 利 益 團 體 所 操 控 。 內 地 曾 舉 行 全 國 十 大 不 健 康 歌 曲 選 舉 , 多 首 香 港 作 品 入 選 。 此 外 , 為 解 決 侵 權 問 題 , 廣 州 K 場 年 內 擬 徵 收 版 權 費 , 每 首 歌 收 約 一 元 人 民 幣 。
本 報 記 者

蘋果日報

 

Thursday, July 20, 2006

 

在大陸, 你無裙帶關係點會發啦..... 死左條心啦~

超 級 富 豪 半 數 是 共 產 黨 員
2006.7.20  蘋果日報

內 地 平 均 身 家 22 億 元 人 民 幣 的 33 名 超 級 富 豪 中 , 共 產 黨 員 竟 佔 了 48.5% 。 不 過 , 在 如 何 處 置 財 產 問 題 上 , 只 有 一 人 表 示 會 交 給 「 社 會 救 助 」 、 三 人 表 示 會 交 給 國 家 。
廣 州 《 南 方 周 末 》 報 社 的 中 國 超 級 富 豪 調 查 , 主 要 在 華 南 和 華 東 進 行 。 對 於 超 級 富 豪 中 中 共 黨 員 比 例 之 高 , 中 國 社 會 學 會 會 長 陸 學 藝 分 析 , 1990 年 代 很 多 技 術 人 員 及 國 家 幹 部 「 下 海 」 經 商 , 他 們 原 來 就 是 黨 員 , 後 來 致 富 了 還 保 留 黨 員 身 份 , 並 不 是 企 業 家 在 發 財 後 才 加 入 中 共 。
中 共 前 總 書 記 江 澤 民 在 任 上 推 動 吸 納 民 營 企 業 家 入 黨 , 2002 年 當 選 中 共 十 六 大 的 江 蘇 沙 鋼 集 團 董 事 長 沈 文 榮 、 江 蘇 綜 藝 集 團 董 事 長 昝 聖 達 、 重 慶 南 方 集 團 總 裁 孫 甚 林 , 在 當 年 「 福 布 斯 中 國 富 豪 榜 」 分 別 排 第 37 、 42 、 100 位 。
調 查 還 發 現 , 絕 大 多 數 富 豪 認 為 , 金 錢 給 他 們 帶 來 社 會 地 位 、 成 就 感 , 但 同 樣 帶 來 煩 惱 、 不 安 全 感 ; 至 於 如 果 需 要 處 置 自 己 的 財 產 , 超 過 45% 的 富 豪 希 望 交 給 職 業 經 理 人 , 選 擇 交 給 家 族 成 員 的 少 過 37% , 只 有 9% 選 擇 交 給 國 家 ; 被 問 及 「 婚 外 性 關 係 是 否 合 理 」 時 , 一 半 人 持 「 無 所 謂 」 或 「 合 理 」 態 度 。

鍾 南 山 : 有 錢 人 老 得 快
另 外 , 中 國 科 學 院 院 士 、 廣 州 醫 學 專 家 鍾 南 山 指 出 , 中 國 企 業 家 和 創 業 者 是 「 吃 得 好 、 營 養 少 ; 喝 酒 多 、 吃 飯 少 ; 陪 笑 多 、 歡 樂 少 ; 住 房 多 , 回 家 少 」 。 他 形 容 中 國 高 收 入 者 出 現 「 老 得 快 」 現 象 。
《 北 京 晨 報 》 / 《 廣 州 日 報 》

Tuesday, July 18, 2006

 

相信這位教育部國際交流司司長, 唔明白市場經濟係講供求, 而唔係講交流

駐京周記﹕內地尖子「傷害」了大學師生感情

【明報專訊】上周,內地高考放榜(相關新聞 - 網站)後學校與學生開始一個非常複雜的互相挑選過程,年復一年的新聞今年的新意,在於香港高校把內地4省的狀元以高獎學金「高價買走」,從而引發一場北大、清華淪為二流大學的議論。但清醒的論者認為,北大清華每年招6000多人,少了百把個尖子不會對他們形成實質的威脅,關鍵是對「對內地的高教改革招生破冰意義」。

內地尖子放棄北大清華而選香港高校,對社會心理震撼比對內地高校造成威脅的實質意義大得多。去年北京理科狀元陳秀野放棄清華轉投香港科大,今年文理科狀元雙雙參加香港高校的面試,廣東狀元楊洋和孫貝貝分別被科大和中大「撬走」。一時間,媒體上「香港高校把北大清華掃為二流」的言論甚囂塵上。

內地尖子放棄傳統視作一流大學的北大清華,其實存在兩大誤區﹕一是部分尖子不以內地高校作為首選就使內地高校淪為二流大學,殊不知高校的「流」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二是因而引發比較內地與香港高校的優劣,殊不知學生挑選學校的標準是以眼前的獎學金數額及將來擇業與到外國升學機會為首要標準,而不是以高校的其他因素作為標準。

對於一間大學的水準來說,生源的優劣固然重要,要不然香港高校也不會以58萬元獎學金吸引內地尖子以拓闊本地學生的視野,但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還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術環境等因素,北大、清華目前也只是為邁向一流大學的目標而努力,除了生源的因素,無論在研究經費以及在學術自由等環境尚在爭取階段,近年學術造假問題更與邁向一流的目標背道而馳。既然生源問題的影響有限,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師資與學術環境的問題。

內地尖子紛紛以香港高校作為首選,也會引發與內地關係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問題。

香港高校為內地培養商業人才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因為將來愈來愈多要到內地發展的跨國公司和香港企業,以至要進軍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都需要招攬具備內地與國際視野的法律、金融和商業管理,甚至是工程與生物科技的畢業生。愈來愈多內地優秀學生在這些學科有所專長,不但可以加強香港教育中心的作用,也可以鞏固香港作為金融貿易中心的作用。

然而,內地官員為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創造了方便之後,卻要面對內地學生和高校校長的壓力,因為內地學生在香港要付高昂學費,又觸發了內地高校不得不加速改革。 教育部國際交流司司長曹國興在5月底的記者會上主動提出﹕內地已經給予在內地攻讀大學的香港學生與本地生同等收費待遇,目前正向特區政府要求給予在港內地學生與香港本地生同等收費的待遇,但一直得不到樂觀的答覆,這已經對兩地人才交流造成障礙

香港高校吸引內地尖子,對高校與社會整體的自身發展帶來好處,但卻打破了去不了或者不想去香港高校的師生心目中北大清華的神聖地位,他們心中的酸葡萄感覺可能會發展成嫉恨心理,加上內地生在香港的高昂學費問題如果拖延得不到解決,可能會為內地與香港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不可不察。


Friday, July 14, 2006

 

捐錢救國前請三思: 貪官吞了113 萬「 孩 子 錢 」

捐錢救國前請三思: 貪官吞了113 萬「 孩 子 錢 」

貪 官 吞 了 113 萬 「 孩 子 錢 」



繼 早 年 「 希 望 工 程 」 的 資 金 被 挪 用 後 , 近 日 再 度 揭 發 中 國 兒 童 中 心 貪 污 「 孩 子 們 的 錢 」 達 113 萬 元 ( 人 民 幣 . 下 同 ) 。


中 國 兒 童 中 心 多 人 涉 案
北 京 市 第 一 中 級 人 民 法 院 前 日 開 庭 起 訴 涉 案 的 原 中 國 兒 童 中 心 兒 童 食 品 檢 測 室 副 主 任 靳 紅 。 現 年 43 歲 的 靳 , 先 後 在 兒 童 中 心 擔 任 包 括 財 務 處 處 長 兼 總 會 計 師 等 六 、 七 個 要 職 。 而 涉 案 的 兒 童 中 心 原 主 任 趙 順 義 以 及 另 一 名 財 務 處 長 也 將 陸 續 被 起 訴 。
檢 方 指 控 靳 從 2000 年 6 月 至 2005 年 2 月 長 達 五 年 的 時 間  , 利 用 職 權 , 以 支 付 各 種 費 用 的 虛 假 名 義 , 使 用 虛 假 票 據 等 手 段 , 採 取 「 螞 蟻 搬 家 」 的 方 式 , 將 113 萬 多 元 公 款 非 法 佔 有 。 對 於 指 控 , 靳 表 示 「 不 成 立 」 , 她 稱 財 務 處 處 長 和 總 會 計 師 實 際 只 是 個 虛 職 。



被 告 辯 跟 領 導 指 示 做 事
在 她 的 職 權 範 圍 內 , 只 能 夠 支 付 千 元 以 內 的 費 用 , 其 他 超 額 的 各 項 費 用 均 是 依 照 領 導 的 指 示 辦 理 , 「 我 沒 有 簽 批 過 一 分 錢 , 都 是 領 導 讓 怎 麼 辦 就 怎 麼 辦 」 。 靳 紅 所 說 的 領 導 包 括 涉 嫌 貪 污 已 經 被 羈 押 的 趙 順 義 。 此 案 將 擇 日 再 審 。
中 國 兒 童 中 心 是 隸 屬 於 全 國 婦 聯 的 唯 一 一 個 國 家 級 公 益 性 的 綜 合 兒 童 少 年 校 外  育 和 兒 童 發 展 應 用 科 學 研 究 基 地 。
北 京 《 京 華 時 報 》  


蘋果日報

Wednesday, July 05, 2006

 

七一大遊行 : 陳方安生 by Chris Lee

七一大遊行 : 陳方安生







More photos here:
http://hkdigit.blogspot.com/2006 ... full-democracy.html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